2017.01.17 議程前發言—促增加對中等收入人士的支援

中等收入人士一直是本澳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可惜長期以來政府對中等收入人士的支持卻多有忽略。雖然他們收入比例較高,但面對通脹壓力,造成生活開支“有升冇跌”。加上私人樓價“離地”,既不能申請公屋,又買不起私樓,他們面對著沉重的租金壓力;即使能有幸供樓,其壓力亦非等閒。而事實上,中等收入人士既遠離社會福利網絡,又缺乏高收入人士對稅項的承受能力,相對於低收入階層又承擔較多的稅項。這樣使中等收入人士的生活質量,實際下流至中低或低收入人士,成為“在職貧窮”的一群。倘若政府任由情況持續,“M”型化社會將越見嚴重,對本澳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過去,政府期望對中等收入人士多點支撐及透過職業稅稅額的30%額外扣減來讓他們真正分享到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成果。但根據統計資料顯示,過去幾年本地就業居民月收入中位數已有多次提升,現時已升至澳門幣18,000元,但目前144,000元的年度免稅額,其扣減率已有多年未作調整,現時的稅收制度與優惠措施對中等收入人士幫助有限。雖然,本人多次提出在醫療、住屋、家庭及子女教育等方面,應為中等收入人士提供更多元化的稅務規定及建議;而長官亦表示會研究通過二次分配、稅務優惠及其他方面,特別從長效機制,包括教育、醫療及住房去關心中產人士。可惜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及中等收入人士的支撐,卻並沒有明顯的舉措,令人質疑政府未來究竟如何可以多點支撐中等收入人事。

因此,本人促請政府政著力研究本澳的中產或中等收入人士的定義,從而訂定針對性政策來支撐這群夾心階層。例如未來透過修改現行稅務制度,引入多樣化的免稅制度,為供養長者、子女及傷殘家庭成員人士提供免稅額,以及在來年施政中調整職業稅免稅額及退稅額度,從實際出發減輕他們的生活負擔。另外,在住屋方面,促請政府盡快完成澳門公屋需求研究及新類型房屋的研究,並為本澳訂定整體的房屋政策,理順公私樓市場的發展,盡快解決他們的安居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