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4 議程前發言-黃潔貞冀完善長效機制建設

議員黃潔貞在議程前發言中表示,2018年度施政報告中再次提到,要不斷完善五大民生長效機制,但正如政府在《五年規劃》中提到「必須堅持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重視澳門社會的整體進步。澳門未來經濟發展不是追求高速增長,而是追求優質、高效、均衡的增長,致力轉變發展模式,逐步由粗放型向精細型過渡。」現時特區的財政儲備總額已超過5千億澳門元,2018年現金分享、醫療券等福利措施合共128.9億元。佔開支預算總額1096億的1成有多,而各大民生範疇支出的投放比例也逐年上升,社會上提出要把錢用得精準,用得到位;再者社會上有意見指施政報告中的各範疇施政內容都是「各司各法」,都是「一些臨時性的補助方案」,卻依然缺乏了一些恆常性機制建立及跨司合作承諾。

經濟財政司司長去年曾表示,希望透過法律法規把部分財政儲備撥入投資發展基金,追求更好的投資回報。但實際上,若投資上有好回報卻仍未能建立財政盈餘分配長效機制,如現金分享、醫療券、免稅退稅等措施,居民仍是年年估年年問,難以真正感受到能分享經濟成果。同樣地,在社會保障長效機制方面,雖然政府已逐步構建社會保障的第二層中央公積金制度奠定法律基礎,但《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僅處於起步階段,要過渡到《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仍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一系列加強養老保障的相關政策,亦未有確定資訊。

然而,長效機制就應著眼於它能在長時間內發揮效用,保證制度正常運行並發揮預期功能的制度體系。為此,她認為對於長效機制的完善,政府不能再僅以每年施政報告公佈的臨時性措施,而是要經科學性評估,將以往臨時又臨時的過渡措施,轉化為經過精細考量的長效措施。未來必須做好財政盈餘分配作為社會保障長效機制的支撐,令到社會大眾長遠分享經濟成果,為共同推動社會發展而努力;在醫療、房屋、教育及人才方面的長效機制方面,除了按五年規劃的指標不斷完善之外,也要研究未來教育經費投入比例科學性與恆常性機制、財政盈餘的分配、穩定公私營房屋的供應及價格調控政策;在人才培養上持續增加各行業的人才需求預測,並配合本澳發展一中心一平台,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制定合適的人才培養及儲備方案等,讓長效機制能像齒輪一樣在社會機器下持續且有效地運轉。

 

濠江日報A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