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9.24澳將設醫學專科學院 黃潔貞:有利提升澳醫療水平

【本報消息】行政會完成討論《修改衛生局的組織及運作》行政法規草案,將成立醫學專科學院,專責統籌全澳專科醫生培訓,以取代僅培訓公立醫生的實習醫生培訓委員會。立法議員、共建好家園協會理事長黃潔貞認為,此舉有助本澳更有序推進專科醫生及其他醫療人員的培養,讓他們有相對系統的本地化培訓,長遠而言對持續提升本澳綜合醫療水平有積極作用。

建立專科醫生梯隊

黃潔貞指出,澳門人平均預期壽命達到八十三點三歲,位居世界前列,這有賴於澳門不斷發展、進步的醫療事業。但與此同時,隨着澳門人口不斷增長,加速人口老齡化,對醫療服務的需求將進一步提升。資料顯示,雖然二○一七年本澳有一千七百三十名醫生,按年增加百分之○點二,但每千名人口中僅二點六名醫生,按年下降○點一名。是次修改有關行政法規,將可更全面及系統性培訓醫生及規劃其職業發展。從而為專科醫生系統建立梯隊,解決專科醫生不足,提升本澳專科醫療水平。

廣收意見改善制度

早前有不少私家醫生反映,擔心未來的認證標準令原本已受(非公立醫院)專科培訓及從事專科工作的醫生,無法銜接至新制度,即使擁有豐富的醫療經驗,也可能無法再從事原有醫療工作。黃潔貞認為,本澳非牟利及私營醫療機構長期分擔公營醫療體系的壓力,在有關專科認證制度上,當局應多與業界溝通,廣泛收集意見,特別是原本已受專科培訓及從事專科工作的私人執業醫生。在兼顧醫療質量,同時尊重這些擁有豐富專科經驗醫生的專業,為他們提供可行的專科對接制度,讓他們能過渡到新制,繼續為醫療界服務。

資助機構開設課程

她建議,對於有意接受專科培訓的私人執業醫療人員,研究在他們培訓期間提供適切協助,避免手停口停,藉各種優惠或鼓勵措施減低業界的憂慮。因此,建議當局加強與非牟利、私營機構執業醫療人員溝通,如與非牟利醫療機構協商,讓所屬醫療人員可帶薪培訓及給予本地醫療培訓機構支持,開設更多的培訓課程,多管齊下讓醫療人員可參與專科培訓,使本地專科醫生及其他專業醫療人員可更充裕,健全公私醫療服務制度,全面提升本澳醫療水平。

規劃人力統一職程

黃潔貞表示,本澳公私醫療機構的薪酬待遇有差距,隨着未來離島醫療綜合體的落成及新增衛生中心等,料政府醫療系統將吸納私營醫療機構大量人手,影響私營機構的人資穩定。當局應及早研究醫療人力資的規劃,平衡公私營醫療的發展。建議統一公私營醫療機構的職程制度,適時增加對民間醫療機構的人資津助,拉近公私營醫療機構醫療人員的薪酬距離。

澳門日報B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