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0凝聚社會共識,為青年家庭置業安居謀出路

為落實行政長官首份施政報告中提出,構建房屋置業五階梯的施政構想,政府在上月開展了《夾心階層住房方案》的公開諮詢工作,社會對有關諮詢十分關注,並抱有很大的期望。而近日,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的答問大會中表示,認為興建「夾屋」是絕對有需要的,同時希望在各方面壓低發展商的利潤成數,讓夾心階層買得起,反映長官確實能理解居民所面對的住屋壓力。

根據2019年經屋申請的統計資料中,申請當中屬於1.1及1.2(家團成員中有長者或殘疾人士)的核心家團組別已超過4千個,僅得3,011個單位進行分配。意味著很多年青新婚夫婦即使亦屬於核心家團範圍,但其所屬的1.3組別亦只能與非核心家團、個人申請者一同“陪跑”,影響著很多居民的家庭發展。同時,18,027份核心家團申請,3個組別的最高收入為76,467元至77,790元;最低收入為17,680元至17,733元,平均年齡則為37歲到58歲,這些數據都能顯示不同收入、年齡的階層都面臨“上樓難”的問題,社會對「夾屋」的需求更為突顯。

在《夾心階層住房方案》啟動公開諮詢後,居民最為關心的仍是 ”在那裡建”、”幾時建”、”幾時上樓”,但是政府關心的是市民是否同意《夾心階層住房方案》,如果同意就建,不同意就不建。而近日2019年經屋申請結果公佈後,本人辦事處已收個案求助及青年人反映,他們都認為在原有公屋房屋政策及供應未能滿足很大部分家庭的情況下,「夾屋」可以給他們多一個選擇,多一個上樓希望。為此,本人認同政府從經濟、社會、法律等不同層面引入更適合現況的考慮,綜合不同階層居民的置業需要和購買力,提出構建社屋、經屋、夾心階層住房、長者公寓及私人樓宇這五個置業階梯,讓澳門居民有多元的置業選擇,充分體現特區政府積極解決住屋問題的決心。

「夾屋」是經濟房屋和私人樓宇之間的補充角色,能夠補齊特區政府現有房屋政策的短板,有利於健全合理的置業階梯,幫助本地持中等收入,有能力購買經屋但不想長期輪候,同時又負擔不起私人樓宇的夾心階層人士更順利地成功置業。倘若當局能真正運用好”夾屋”的特性與優勢,適當運用好私人力量加快招標動工興建及“上樓”時程,將對特區政府置業階梯的真正落實有很重要的作用。

為了收集更多意見及凝聚社會共識,本人期望當局可以繼續加大宣傳及文本內容的推送,讓更多市民收到相關資訊。若社會同意《夾心階層住房方案》,當局應儘快完成總結報告及進行下一階段部署,並建議當局在立法的同時,可以預先利用新城填海區,以及回收多塊閒置土地,作前瞻性地開展夾屋的興建規劃研究,以較快的速度向社會公佈其興建地段及時間表,提升夾心階層特別是年青家庭的置業上樓希望,加快整個置業階梯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