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3.30黃潔貞促訂更具體資源回收比例目標

環保局於今年初發布《澳門環境保護規劃(2021-2025)》(下稱「規劃」),當中指出本澳「固廢管理問題突出,減量回收亟需加強」。雖然政府近年先後制訂《限制提供塑膠袋法律》、《建築廢料管理制度》,以及禁止進口及轉運「發泡膠餐具」與「膠飲管」等,旨在從源頭減廢的措施是值得肯定的。但從《澳門環境狀況報告2020》的數據上看,即使2020年固體廢物量減少,但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響旅客數量與工商業活動減少所致,現時本澳固體廢物量仍然是大幅超過「北上廣深」及新加坡等地,一旦疫情常態化下,社會逐步恢復正常活動,旅客入境數量上升,固體廢物量會否出現反彈,還是能保持下降趨勢,值得社會關注。為此,立法議員黃潔貞促制訂更具體的資源回收比例目標,推動社會各界支持資源回收;及推出支援措施助回收業發展。

事實上,本澳固體廢物處理問題已是逼在眉睫,一方面是堆填區早已飽和,雖然近期政府提出擬參考新加坡做法,在本澳海域範圍內選擇合適選址堆填生態島,但始終緩不濟急;另一方面則是無法妥善將環保回收與資源再利用形成具規模的經濟循環,導致廢物回收比例一直無法有效提升。值得跟進的是當中有回收業界反映表示,環保局自2018年開展《回收業設備及車輛資助計劃》,但成效有限而且未必符合業界的實際需要,開展至今僅收到35宗申請;加上隨著國內對回收物品的進口監管,廢品需要轉運外地,成本上漲加上儲存場地有限,回收業面臨經營困境。因此,在「規劃」的基礎上,除了持續在法律上落實源頭減廢政策外,亦要思考如何從具體配套上支持回收業發展,雙管齊下促進本澳環保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對此,黃潔貞提出以下口頭質詢︰

一、現時人均每日城市固體廢物棄置量為1.74公斤,雖然較此前有所減少,但當中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響旅客數量與工商業活動減少所致,而且亦與《澳門固體廢物資源管理計劃(2017-2026)》中所訂的1.48公斤仍存在一段距離。為此,請問當局下一步是否繼續循序漸進以及污者自付原則,有序開展各項源頭減廢?

二、面對現時回收業界面臨的經營困境,當局在「規劃」中表示會適時對回收業推出必須的支援計劃。請問具體上會規劃哪些措施?同時是否已有和業界開展溝通工作,了解到行業發展的實際需要,促進環保與經濟的循環發展?

三、現時本澳包括紙類、塑膠、橡膠及金屬等資源廢物的回收率僅為19.5%,雖然較2019年有所上升,但對比起2011至2018年都為低。請問未來會否考慮制訂更具體的資源回收比例目標,以及推動社會各界支持資源回收?

取自2022年3月30日市民日報P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