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7.5黃潔貞書面質詢:關注古樹名木保護工作

近日,漁翁街天后古廟有古樹折斷倒塌,毗鄰建築物屋頂被斷枝壓毀,由於古廟與古樹兩者都屬本澳具有百年歷史珍貴的歷史文物,事件 亦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雖然近年政府積極聽取了社會的聲音,數度更新《古樹名木保護名 錄》,特別是納入了大部分位處於私人業權內的古樹;《文遺法》106條 中,也有規範對納入《古樹名木保護名錄》的古樹進行保護。然而,近 年古樹因人為或自然原因而枯萎、倒塌等情況仍有發生,例如去年青洲 山1株翻白葉古樹枯萎死亡;前年白鴿巢公園也有古樹出現褐根病需要移 除。據當局曾公布的資料顯示,包括是次倒塌的古樹在內,本澳不少古 樹長期處於“瀕危”狀態,未來如何改善有關情況,及時保育“瀕危”古樹 避免情況惡化,值得當局深入思考。

事實上,無論是文物或是古樹,無論是處於私人或國有土地,自 《文遺法》生效後,遭受破壞的情況屢見不鮮,當中到底是執行上出現 問題,還是法律上存在漏洞,社會都希望政府能全面進行檢討,為本澳 文遺提供更好的保育環境。

對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1. 因應《文遺法》生效後,文物與古樹受破壞的情況時有發生,涉及相 關法律的執行部門,未來能否共同開展法律與執行上的全面檢討工作, 從源頭加強保育力度?
  2. 近年文化局在保護歷史城區文遺時引入了科技手段,可24小時進行 實時監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未來文化局與市政署等相關部門可否 共同研究,未來為古樹名木引入相關監測手段的可行性,一方面加強 監測頻率,也減低現時的人手壓力
  3. 是次折斷的古樹此前健康狀況已屬“瀕危”,雖然市政署已發函通知要 求相關單位及業權人依法養護古樹,可惜未能阻止事件發生。請問未 來如何從協助、監測、執罰等方面加強相關私人業權古樹的保育工作? 對於其他處於“瀕危”狀態的私人業權古樹,又有何改善方案?